苹果树

很久以前有一棵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来到树旁玩耍。他爬到树顶,吃苹果,在树荫里打盹…… 他爱这棵树,树也爱和他一起玩。

随着时间的流逝,小男孩长大了。他不再到树旁玩耍了。

一天,男孩回到树旁,看起来很悲伤。“来和我玩吧!”树说。

“我不再是小孩了,我不会再到树下玩耍了。”男孩答到,“我想要玩具,我需要钱来买。”

“很遗憾,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采摘我的所有苹果拿去卖。这样你就有钱了。”男孩很兴奋。他摘掉树上所有的苹果,然后高兴地离开了。自从那以后男孩没有回来。树很伤心。

一天,男孩回来了,树非常兴奋。“来和我玩吧。”树说。“我没有时间玩。我得为我的家庭工作。我们需要一个房子来遮风挡雨,你能帮我吗?”很遗憾,我没有房子。但是,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来建房。“因此,男孩砍下所有的树枝,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看到他高兴,树也很高兴。但是,自从那时起男孩没再出现,树有孤独,伤心起来。

突然,在一个夏日,男孩回到树旁,树很高兴。“来和我玩吧!”树说。

“我很伤心,我开始老了。我想去航海放松自己。你能不能给我一条船?” “用我的树干去造一条船,你就能航海了,你会高兴的。”于是,男孩砍倒树干去造船。他航海去了,很长一段时间未露面。

许多年后男孩终于回来了。“很遗憾,我的孩子,我再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你了。没有苹果给你……”树说。“我没有牙齿啃。” 男孩答到。“没有树干供你爬。”“现在我老了,爬不上去了。” 男孩说。“我真的想把一切都给你……我唯一剩下的东西是快要死去的树墩。” 树含着眼泪说。“现在,我不需要什么东西,只需要一个地方来休息。经过了这些年我太累了。”男孩答到。 “太好了!老树墩就是倚着休息的最好地方。过来,和我一起坐下休息吧。” 男孩坐下了,树很高兴,含泪而笑……

这是一个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故事。那棵树就像我们的父母。我们小的时候,喜欢和爸爸妈妈玩……长大后,便离开他们,只有在我们需要父母亲,或是遇到了困难的时候,才会回去找他们。尽管如此,父母却总是有求必应,为了我们的幸福,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你也许觉得那个男孩很残忍,但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

The Apple Tree

A long time ago, there was a huge apple tree. A little boy loved to come and play around it everyday. He climbed to the treetop, ate the apples, took a nap under the shadow… He loved the tree and the tree loved to play with him.

Time went by… The little boy had grown up and he no longer played around the tree every day.

One day, the boy came back to the tree and he looked sad. “Come and play with me” the tree asked the boy.

“I am no longer a kid, I do not play around trees any more” the boy replied.“I want toys. I need money to buy them.”

“Sorry, but I do not have money… but you can pick all my apples and sell them. So, you will have money.” The boy was so excited. He grabbed all the apples on the tree and left happily. The boy never came back after he picked the apples. The tree was sad.

One day, the boy who now turned into a man returned and the tree was excited “Come and play with me” the tree said. “I do not have time to play. I have to work for my family. We need a house for shelter. Can you help me?” “ Sorry, but I do not have any house. But you can chop off my branches to build your house.” So the man cut all the branches of the tree and left happily.

The tree was glad to see him happy but the man never came back since then. The tree was again lonely and sad.

One hot summer day, the man returned and the tree was delighted. “Come and play with me!” the tree said.

“I am getting old. I want to go sailing to relax myself. Can you give me a boat?” said the man. “Use my trunk to build your boat. You can sail far away and be happy.” So the man cut the tree trunk to make a boat. He went sailing and never showed up for a long time.

Finally, the man returned after many years. “Sorry, my boy. But I do not have anything for you anymore. No more apples for you …” the tree said. “No problem, I do not have any teeth to bite” the man replied. “No more trunk for you to climb on” “I am too old for that now” the man said. “I really cannot give you anything… the only thing left is my dying roots” the tree said with tears. “I do not need much now, just a place to rest. I am tired after all these years” the man replied. “Good! Old tree roots are the best place to lean on and rest, Come, come sit down with me and rest.” The man sat down and the tree was glad and smiled with tears…

This is a story of everyone. The tree is like our parents. When we were young, we loved to play with our Mum and Dad… When we grow up, we leave them…only come to them when we need something or when we are in trouble. No matter what, parents will always be there and give everything they could just to make you happy. You may think the boy is cruel to the tree, but that is how all of us treat our parents.

On Doors


On Doors
Christopher Morley

The opening and dosing of doors are the most significant actions of man’s life. What a mystery lies in doors!

No man knows what awaits him when he opens a door. Even the most familiar room, where the dock ticks and the hearth glows red at dusk, may harbor surprises. The plumber may actually have called (while you were out) and fixed that leaking faucet. The cook may have had a fit of the vapors and demanded her passports. The wise man opens his front door with humility and a spirit of acceptance.

Which one of us has not sat in some anteroom and watched the inscrutable panels of a door that was full of meaning? Perhaps you were waiting to apply for a job; perhaps you had some “deal” you were ambitious to put over. You watched the confidential stenographer flit in and out, carelessly turning that mystical portal which, to you, revolved on hinges of fate. And then the young woman said, “Mr. Cranberry will see you now.” As you grasped the knob, the thought flashed, “When I open this door again, what will have happened?”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doors. There are revolving doors for hotels, shops, and public buildings. These are typical of the brisk, bustling ways of modern life. Can you imagine John Milton or William Penn skipping through a revolving door? Then there are the curious little slatted doors that still swing outside denatured barrooms and extend only from shoulder to knee. There are trap doors, sliding doors, double doors, stage doors, prison doors, glass doors. But the symbol and mystery of a door resides in its quality to hide what lies inside; to keep the heart in suspense.

Also, there are many ways of opening doors. There is the cheery push of elbow with which the waiter shoves open the kitchen door when bearing your tray of supper. There is the suspicious and tentative withdrawal of a door before the unhappy book agent or peddler. There is the genteel and carefully modulated recession with which footmen swing wide the oaken barriers of the great. There is the sympathetic and awful silence of the dentist’s maid who opens the door into the operating room and, without speaking, implies that the doctor is ready for you. There is the brisk cataclysmic opening of a door when the nurse comes in, very early in the morning and says, “It’s a boy!”

Doors are the symbol of privacy, of retreat, of the mind’s escape into blissful quietude or sad secret struggle. A room without doors is not a room, but a hallway. No matter where he is, a man can make himself at home behind a dosed door. The mind works best behind closed doors. Men are not horses to be herded together. Dogs know the meaning and anguish of doors. Have you ever noticed a puppy yearning at a shut portal? It is a symbol of human life.

The opening of doors is a mystic act: It has in it some flavor of the unknown, some sense of moving into a new moment, a new pattern of the human rigmarole. It includes the highest glimpses of mortal gladness: reunions, reconciliations, the bliss of lovers long parted. Even in sadness, the opening of a door may bring relief: It changes and redistributes human forces. But the closing of doors is far more terrible. It is a confession of finality. Every door closed brings something to an end. And there are degrees of sadness in the closing of doors. A door slammed is a confession of weakness. A door gently shut is often the most tragic gesture in life. Everyone knows the seizure of anguish that comes just after the closing of a door, when the loved one is still near, within sound of voice, and yet already far away.

The opening and dosing of doors is a part of the stem fluency of life. Life will not stay still and let us alone. We are continually opening doors with hope, closing them with despair. Life lasts not much longer than a pipe of tobacco, and destiny knocks us out like the ashes.

The closing of a door is irrevocable. It snaps the packthread of the heart. It is of no avail to reopen, to go back. Pinero spoke nonsense when he made Paula Tanqueray say, “The future is only the past entered through another gate.” Alas, there is no other gate. When the door is shut, it is shut forever. There is no other entrance to that vanished pulse of time. “The moving finger writes, and having writ…”

There is a certain kind of door-shutting that will come to us all. The kind of door-shutting that is done very quietly, with the sharp click of the latch to break the stillness. They will think then, one hopes, of our unfulfilled decencies rather than of our pluperfected misdemeanors. Then they will go out and close the door.

Reason,Season,Lifetime


Reason,Season,Lifetime
Aleksandra Lachut

People come into your life for a reason, a season or a lifetime when you figure out which one it is ,you will know what to do for each person .

When someone is in your life for REASON ,it is usually to meet a need you have expressed .They have come to assist you through a difficulty ,to provide you with guidance and support ,to aid you physically ,emotionally, or spiritually they are there for the reason you need them to be, then, without any wrong doing on your part or at an inconvenient time, this person will say or do something to bring the relationship to an end .Sometimes they walk away .Sometimes they act up and force you to take a stand.

Sometimes they die. What we realize is that our need has been met. our desire fulfilled ,their work is done .Your need has been answered and now it is time to move on .

When people come into your life for SEASON。It is because your turn has come to share, grow or learn .they bring you an experience of peace or make you laugh, they may teach you some- thing you have never done .They usually give you unbelievable amount of joy ,believe it ! It is real, but, only for a reason .

LIFETIME relationships teach you lifetime lessons ,things you must build upon in order to have a solid emotional foundation ,your job is to accept the lesson, love the person, and put other relationships and areas of your life ,it is said that love is blind, but friendship is clairvoyant .

Youth


Youth
Samuel Ullman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it is not a matter of rosy cheeks, red lips and supple knees; it is a matter of the will, a quality of the imagination, a vigor of the emotions; it is the freshness of the deep springs of life.

Youth means a tempera-mental predominance of courage over timidity, of the appetite for adventure over the love of ease. This often exists in a man of 60 more than a boy of 20. Nobody grows old merely by a number of years. We grow old by deserting our ideals.

Years may wrinkle the skin, but to give up enthusiasm wrinkles the soul.Worry, fear, self-distrust bows the heart and turns the spring back to dust.

Whether 60 or 16, there is in every human being’s heart the lure of wonder,the unfailing childlike appetite of what’s next and the joy of the game of living. In the center of your heart and my heart there is a wireless station: so long as it receives messages of beauty, hope, cheer, courage and power from men and from the Infinite, so long are you young.

When the aerials are down, and your spirit is covered with snows of cynicism and the ice of pessimism, then you are grown old, even at 20, but as long as your aerials are up, to catch waves of optimism, there is hope you may die young at 80.

致加西亚的信


致加西亚的信
阿尔伯特·哈伯德

在一切有关古巴的事物中,有一个人最让我忘不了。当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 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带信给他。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怎么办呢?有人对总统说:“有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纸袋里封好,吊在胸口,3个星期之后,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说明的。我要强调的重点是: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像他这种人,我们应该为他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学里。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种种的指导,而要加强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地完成任务――“把信带给加西亚”。

  加西亚将军已不在人间,但现在还有其他的加西亚。凡是需要众多人手的企业经营者,有时候都会因一般人无法或不愿专心去做一件事而大吃一惊。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做事态度,似乎已经变成常态;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诱地叫属下帮忙,或者,除非奇迹出现,上帝派一名助手给他,没有人能把事情办成。不信的话,我们来做个试验:你此刻坐在办公室里――周围有6名职员。把其中一名叫来,对他说:“请帮我查一查百科全书,把某某的生平做成一篇摘录。”

  那个职员会静静地说:“好的,先生。”然后就去执行吗?我敢说他绝不会,反而会满脸狐疑地提出一个或数个问题:他是谁呀?他过世了吗?哪套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放在哪儿?是我的工作吗?为什么不叫查理去做呢?急不急?你为什么要查他?我敢以十比一的赌注跟你打赌,在你回答了他所提出的问题,解释了怎么样去查那个资料,以及你为什么要查的理由之后,那个职员会走开,去找另外一个职员帮助他查某某的资料,然后,会再回来对你说,根本查不到这个人。真的,如果你是聪明人,你就不会对你的“助理”解释,某某编在什么类,而不是什么类,你会满面笑容地说:“算啦。”然后自己去查。这种被动的行为,这种道德的愚行,这种心灵的脆弱,这种姑息的作风,有可能把这个社会带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危险境界。如果人们都不能为了自己而自动自发,你又怎能期待他们为别人采取行动呢?你登广告征求一名速记员,应征者中,十之八九不会拼也不会写,他们甚至不认为这些是必要条件。这种人能把信带给加西亚吗?在一家大公司里,总经理对我说:“你看那职员。” “我看到了,他怎样? ”“他是个不错的会计,不过如果我派他进城里去办个小差事,他可能把任务完成,但也可能就在途中走进一家酒吧,而当他到了闹市区,可能根本忘了他的差事。”这种人你能派他送信给加西亚吗?

  近来我们听到了许多人,为“那些为了廉价工资工作而又无出头之日的工人”以及“那些为求温饱而工作的无家可归人士”表示同情,同时把那些雇主骂得体无完肤。但从没有人提到,有些老板一直到年老,都无法使有些不求上进的懒虫做点正经的工作,也没有人提到,有些老板长久而耐心地想感动那些当他一转身就投机取巧的员工。在每个商店和工厂,都有一个持续的整顿过程。公司负责人经常送走那些显然无法对公司有所贡献的员工,同时也吸引新的进来。不论业务怎么忙碌,这种整顿一直在进行着。只有当公司不景气,就业机会不多,整顿才会出现较佳的成绩――那些不能胜任,没有才能的人,都被摈弃在就业的大门之外,只有最能干的人,才会被留下来。为了自己的利益,使得每个老板只保留那些最佳的职员――那些能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

  我认识一个极为聪明的人,他没有自己创业的能力,而对别人来说也没有一丝一毫的价值,因为他老是疯狂地怀疑他的雇主在压榨他,或存心压迫他。他无法下命令,也不敢接受命令。如果你要他带封信给加西亚,他极可能回答:“你自己去吧。”当然,我知道像这种道德不健全的人,并不会比一个四肢不健全的人更值得同情;但是,我们也应该同情那些努力去经营一个大企业的人,他们不会因为下班的铃声而放下工作。他们因为努力去使那些漠不关心、偷懒被动、没有良心的员工不太离谱而日增白发。如果没有这份努力和心血,那些员工将挨饿和无家可归。我是否说得太严重了?不过,当整个世界变成贫民窟,我要为成功者说几句同情的话――在成功机会极小之下,他们导引别人的力量,终于获得了成功;但他从成功中所得到的是一片空虚,除了食物外,就是一片空无。我曾为了三餐而替人工作,也曾当过老板,我知道这两方面的种种甘苦。贫穷是不好的,贫苦是不值得推介的,但并非所有的老板都是贪婪者、专横者,就像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善良者。

  我钦佩的是那些不论老板是否在办公室都会努力工作的人,我也敬佩那些能够把信交给加西亚的人。,静静地把信拿去,不会提出任何愚笨问题,也不会随手把信丢进水沟里,而是不顾一切地把信送到。这种人永远不会被解雇,也永远不发为了要求加薪而罢工。文明,就是为了焦心地寻找这种人才的一段长远过程。这种人不论要求任何事物都会获得。他在每个城市、村庄、乡镇,以及每个办公室、商店、工厂,都会受到欢迎。世界上亟需这种人才,这种能够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

谁动了我的奶酪


谁动了我的奶酪
斯宾塞·约翰逊

故事第1节
从前,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住着四个小家伙。为了填饱肚子和享受乐趣,他们每天在不远处的一座奇妙的迷宫里跑来跑去,在那里寻找一种叫做“奶酪”的黄橙橙、香喷喷的食物。
  有两个小家伙是老鼠,一个叫“嗅嗅”,另一个叫“匆匆”。另外两个家伙则是小矮人,和老鼠一般大小,但和人一个模样,而且他们的行为也和我们今天的人类差不多。他俩的名字,一个叫“哼哼”,另一个叫“唧唧”。
  由于他们四个实在太小了,他们在干什么当然不太会引起旁人的注意。但如果你凑近去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令人惊奇不已的事情!
  两个老鼠和两个小矮人每天都在迷宫中度过,在其中寻找他们各自喜欢的奶酪。嗅嗅、匆匆的大脑和其他啮齿类动物的差不多一样简单,但他们有很好的直觉。和别的老鼠一样,他们喜欢的是那种适合啃咬的、硬一点的奶酪。
  而那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则靠脑袋行事,他们的脑袋里装满了各种信念和情感。他们要找的是一种带字母“C”的奶酪。他们相信,这样的奶酪会给他们带来幸福,使他们成功。
  尽管小老鼠和小矮人的目标各不相同,但他们做的事情是差不多的。每天早上,他们会各自穿上运动服和慢跑鞋,离开他们的小房子,跑进迷宫寻找他们各自钟爱的奶酪。
  迷宫中有许多曲折的走廊和好像蜂窝似的房间,其中的一些房间里藏着美味的奶酪,但更多的地方则是黑暗的角落和隐蔽的死胡同,任何人走进去都很容易迷路。
  同时,这座迷宫还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对那些找到出路的人,它能使他们享受到美好的生活。
  两个老鼠,嗅嗅和匆匆,总是运用简单低效的反复尝试的办法找奶酪。他们跑进一条走廊,如果走廊里的房间都是空的,他们就返回来,再去另一条走廊搜寻。没有奶酪的走廊他们都会记住。就这样,很快地他们从一个地方找到另一个地方。嗅嗅可以用他那了不起的鼻子嗅出奶酪的大致方向,匆匆则跑在前面开路。然而迷宫太大太复杂,如你所料,他们经常会迷路,离开正道走错了方向,有时甚至还会撞到墙上。
  而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则运用他们思考的能力,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他们靠复杂的脑筋,搞出了一套复杂的寻找奶酪的方法。
  哼哼和唧唧的方法比他们的老鼠朋友要高效,因此他们走进死胡同和碰壁的情况要比小老鼠们少得多。他们也为此而时常沾沾自喜很是得意,甚至有些看不起低智商的老鼠朋友。然而有时候,人类复杂的头脑所带来的复杂感情也会战胜他们理性思维,使他们看问题的眼光变得黯淡起来。这也使得他们在迷宫中的生活更加复杂化,也更具有挑战性了。
  但是不管怎样,这四个家伙——嗅嗅和匆匆,哼哼和唧唧,都以他们各自的方式不懈地追寻着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最后,终于有一天,在某个走廊的尽头,在奶酪C站,他们都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奶酪。
  这里真是一个天堂,四个小家伙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无数各式各样的奶酪堆积如山,闪着诱人的光亮。四个小家伙呆了半晌,然后疯了般地冲进奶酪堆,开始狂欢。

故事第2节
从那以后,这四个家伙,小老鼠和小矮人,每天早上穿上他们的跑步装备后便毫不犹豫地直奔奶酪C站。不久,他们都建立了熟悉的路线,并形成了各自的生活习惯。
  嗅嗅和匆匆仍旧每天都起得很早,然后沿着相同的路线跑进迷宫中。
  当老鼠们到达目的地后,他们脱下自己的跑鞋,有条不紊地将两只鞋系在一起,挂在脖子上——以便需要的时候能够很快穿上。然后,他们才开始尽情地享用奶酪。
  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哼哼和唧唧也是如此行事,每天早晨赶到奶酪C站,按部就班的把鞋子挂在脖子上,享用在那里等着他们的美味佳肴。
  然而,不久以后,小矮人们改变了他们的常规。哼哼和唧唧每天起得比老鼠们晚一些,懒懒地穿好运动服,然后信步走到奶酪C站。不管怎样,反正已经找到了奶酪。
  他们从没想过,奶酪是从哪里来的,是谁把它们放在那里的。他们只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奶酷总是会在那里的。
  每天,哼哼和唧唧到达奶酪C站以后,就像回到了自己家一样,舒适地呆在那里。他们脱下身上的运动衣,把它们挂起来,甩掉脚上的鞋子,换上拖鞋。他们找到了奶酪,感觉实在是太惬意了。
  “真是太好了!”哼哼说:“这里有这么多的奶酪,足够我们享用一辈子了。”小矮人们充满了幸福和成功的感觉,觉得从此可以无忧无虑了。
  不久,哼哼和唧唧更理所当然地认定,他们在奶酪C站发现的奶酪就是“他们自己的”奶酪了。这里的奶酪库存是如此的丰富,于是他们决定把家搬到更靠近奶酪C站的地方,还在周围一带开展了他们的社交活动。
  为了使这里有更象家的感觉,哼哼和唧唧把墙壁装饰了一通,还在墙上写了一些格言,并且精心地画上了一些非常可口的奶酪的图案。他们看着这些图画和格言,会心地笑了。其中一幅图画的内容是:
  拥有奶酪,就拥有幸福。
  有时,他们会带朋友来参观他们在奶酪C站里成堆的奶酪,自豪地指着这些奶酪说:“多么美妙可口的奶酪呀,不是吗?”有时,他们还会与朋友们一起分享这些奶酪,而有时则单独享用。
  “我们应该拥有这些奶酪,”哼哼说,“为了找到它们,我们可是付出了长期而艰苦的努力的,我们当然有资格拥有它们。”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块鲜美的奶酪放进嘴里,享用起来,脸上流露出幸福的光彩。
  然后,就像往常一样,哼哼享受完奶酪便睡着了,梦中还露出满足而惬意的笑容。
  每天晚上,小矮人们在美美地饱餐了奶酪后,就摇摇摆摆地走回家,第二天早上他们又会信心十足地走进奶酪C站,去享用更多奶酪。
  这样的境况维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故事第3节
逐渐地,哼哼和唧唧的自信开始膨胀起来。面对成功,他们开始变得妄自尊大。在这种安逸的生活中,他们丝毫没有察觉到正在发生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流逝,嗅嗅和匆匆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他们的生活。每天早早地赶到奶酪C站,四处闻一闻、抓一抓,看看这区域和前一天有什么不一样。等到确定没有任何异常后他们才会坐下来细细品味奶酪,好好享受一番。
  一天早上,当嗅嗅和匆匆到达奶酪C站时,发现这里已经没有奶酪了。
  对此,他们并不感到吃惊。因为他们早已察觉到,最近好像有一些奇异的事情正在奶酪C站里发生,因为这里的奶酪已经越来越小,并且一天比一天少了。他们对这种不可避免的情况早有心理准备,而且直觉地知道该怎么办。
  他们相互对望了一眼,毫不犹豫地取下挂在脖子上的跑鞋,穿上脚并系好鞋带。
  两只小老鼠对此并没有做什么全面细致的分析,事实上,也没有足够复杂的脑细胞可以支持他们进行这么复杂的思维。
对老鼠来说,问题和答案都是一样的简单。奶酪C站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所以,他们也决定随之而变化。
  他们同时望向迷宫深处。嗅嗅扬起他的鼻子闻了闻,朝匆匆点点头,匆匆立刻拔腿跑向迷宫的深处,嗅嗅则紧跟其后。
  他们开始迅速行动,去别的地方寻找新的奶酪,甚至连头都没有回一下。
  同一天的晚些时候,哼哼和唧唧也像往常一样地来到奶酪C站,一路上哼着小曲。他们过去一直没有察觉到这里每天都在发生的细小变化,而想当然地以为他们的奶酪还在那里。
  面对新的情况,他们毫无准备。
  “怎么!竟然没有奶酪?”哼哼大叫道,然后他开始不停地大喊大叫,“没有奶酪?怎么可能没有奶酪?”好象他叫喊地声音足够大的话,就会有谁把奶酪送回来似的。
  “谁动了我的奶酪?”他声嘶力竭力地呐喊着。
  最后,他把手放在屁股上,脸憋得通红,用他最大的嗓门叫道:“这不公平!”
  唧唧则站在那里,一个劲地摇头,不相信这里已经发生的变化。对此,他同样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他满以为在这里照旧可以找到奶酪。他长时间地站在那里,久久不能动弹,完全被这个意外给惊呆了。
  哼哼还在疯狂地叫嚷着什么,但唧唧不想听,他不想面对眼前的现实,他拼命地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噩梦,他只想回避这一切。
  他们的行为并不可取,而且也于事无补,但我们总还是能够理解的。
  要知道找到奶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对这两个小矮人来说,奶酷绝不仅仅只是一样填饱肚子的东西,它意味着他们悠闲的生活、意味着他们的荣誉、意味着他们的社交关系以及更多重要的事情。
  对他们来说,找到酪是获得幸福的惟一途径。根据不同的偏爱,他们对奶酪的意义有各自的看法。
  对有些人而言,奶酪代表的是一种物质上的享受;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奶酪意味着健康的生活,或者是一种安宁富足的精神世界。
  对唧唧来说,奶酪意味着安定,意味着某一天能够拥有一个可爱的家庭,生活在名人社区的一座舒适的别墅里。
  对哼哼来说,拥有奶酪可以使他成为大人物,可以领导很多很多的人,而且可以在卡米伯特山项上拥有一座华丽的宫殿。
  由于奶酪对他们实在太重要了,所以这两个小矮人花了很长时间试图决定该怎么办。但他们所能够想到的,只是在奶酪C站里寻找,看看奶酪是否真的不存在了。
  当嗅嗅和匆匆已经在迅速行动的时候,哼哼和唧唧还在那里不停地哼哼唧唧、犹豫不决。
  他们情绪激动地大声叫骂这世界的不公平,用尽一切恶毒的语言去诅咒那个搬走了他们的奶酪的黑心贼。然后唧唧开始变得消沉起来,没有了奶酪,明天会怎样?他对未来的计划可是完完全全都建立在这些奶酪的基础上面的啊!
  这两个小矮人就是不能接受这一切。这一切怎么可能发生呢?没有任何人警告过他们,这是不对的,事情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他们始终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
  那天晚上,哼哼和唧唧饥肠辘辘、沮丧地回到家里。在离开之前,唧唧在墙上写下了一句话:
  奶酪对你越重要,你就越想抓住它。

故事第4节
第二天,辗转难眠了一晚上的哼哼和唧唧早早地离开家又回到奶酪C站,不管怎样,他们抱着一线希望,他们不断地欺骗自己,假定昨天走错了地方,他们仍然希望找回他们的奶酪。奶酪站的位置没有变化,然而奶酪的的确确早已不复存在。两个小矮人顿时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哼哼和唧唧只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就像两座毫无生气的雕像。
  唧唧紧紧闭上眼睛,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他只想把一切都堵在外面。他不愿相信奶酪是逐渐变得越来越少的,他宁愿相信奶酪是突然之间被全部拿走的。
  哼哼则把现在的情况分析了分析,他用他那复杂的大脑把他所有的信条都翻了个遍。“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终究没能找到答案,“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终于,唧唧睁开了眼睛,朝周围看了看说:“顺便问一下,嗅嗅和匆匆现在在哪里?你是否觉得他们知道某些我们还不知道的事情?”
  “那两个弱智,他们能够知道些什么?”哼哼的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他继续说:“他们只是头脑简单的老鼠,他们只会对发生的事情做出简单的反应。而我们是机灵聪明的小矮人,我们比老鼠有头脑。我们应该能够推测出这里的情况。”
  “我知道我们更聪明,”唧唧说,“但是,我们现在的行为好像并不怎么聪明。我们周围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哼哼,也许我们需要做出一些改变,去做点什么不同的事情。”
  “我们为什么要改变?”哼哼问道,“我们是小矮人,我们是不一样的。这样的事情不应该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即使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至少也应该从中得到一些补偿。”
  “为什么我们应该得到一些补偿呢?”唧唧问。
  “因为我们有这样的权力。”哼哼宣称。
  “有什么样的权力?”唧唧不明白。
  “有拥有我们的奶酪的权力。”
  “为什么?”唧唧还是不明白。
  “因为这个问题不是我们引起的,”哼哼说,“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制造了这个局面,而不是我们,所以我坚持认为我们总应该从中得到些补偿。”
  “也许我们应该停止这种无用的分析,”唧唧提议,“分析问题到此为止。在我们还没有被饿死之前,我们应该赶紧出发去找新的奶酪。”
  “噢,不!”哼哼反对说,“我就快要找到问题的根源了,要知道,我们曾经拥有过那么多、那么好的奶酪啊!”
  当哼哼和唧唧还在争执着试图决定该怎么办的时候,嗅嗅和匆匆已经在很顺利地做他们的事情了。他们进入到了迷宫的更深处,走过一条又一条走廊,在每一个他们遇到的奶酪站里仔细寻找着奶酪。
  除了倾尽全力地寻找新的奶酪,他们并不考虑任何别的事情。
  有好一段时间,他们找得很辛苦却一无所获。直到他们走进迷宫中一个他们从未到过的地方:奶酪N站。
  他们高兴得尖叫起来,他们终于发现了他们一直在寻找的东西:大量新鲜的奶酪。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他们所见过的最大的奶酪仓库。
  而与此同时,哼哼和唧唧仍然呆在奶酪C站,对他们目前的处境进行揣摩。他们正在忍受着失去了奶酪的痛苦,挫折感、饥饿感和由此而来的愤怒紧紧围绕着他们,折磨着他们,他们甚至为陷入眼前的困境而相互指责。
  唧唧仍然时时想起他的老鼠朋友,猜想他们现在是否已经找到了奶酪。他相信他们也许过得很困难。在迷宫中穿行,总会面临许多难以预料的事情。但他也知道,什么事情也得有不容易的一个阶段。
  有时,唧唧会想象出嗅嗅和匆匆已经找到了奶酪并正在享用它们的情景。他忽然有一种冲动,想到迷宫中冒险去寻找新的奶酪。在迷宫中探险,找到新的奶酪并尽情享用,这一切该是多么的美好啊!想到这里,他觉得仿佛自己已经尝到了新鲜奶酪的美味。
  正在寻找和享用新的奶酪,这样的情景在唧唧的头脑中越来越清晰。他觉得自己越来越想离开奶酪C站,出发去寻找新的奶酪。
  突然,他大声宣布道:“我们走吧!”
  “不!”哼哼很快做出了反应:“我喜欢这里。我只熟悉这里,这里很好很舒服。再说,“离开这里到外面去是很危险的。”
  “不会的,”唧唧说:“以前我们也曾经到过这个迷宫中的许多的地方,我们还可以再去其他地方找找看。”
  “我觉得自己已经有些老了,不能再做这种跑来跑去到处冒险的事了。”哼哼说:“而且,我也不想象个傻瓜似的,时常迷路。你觉得呢?”
  听哼哼这么一说,失败的恐惧感又袭上了唧唧的心头,他的那点发现新奶酪的希望又逐渐消退了。
  就这样,这两个小矮人继续做着以前每天所做的事。他们仍然每天都去奶酪C站,发现还是找不到奶酪,然后怀着忧虑和挫败的心情回到家里。
  他们试图否认眼前发生的一切,开始失眠,力气一天比一天小,变得越来越烦躁易怒。

故事第5节
他们的家,也不再是美好舒适的地方。他们睡不上一个安稳觉,而且每晚的时光伴着找不到奶酪的噩梦度过。
  但他们仍然每天都回到奶酪C站,仍然每天在那里等待。
  哼哼说:“你知道,如果我们再努力一些,我们也许会发现事情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奶酪也许就在附近,它们也许只是被人藏到墙后面去了。”
  第二天,哼哼和唧唧带了工具回到奶酪C站。哼哼拿着凿子,唧唧则用锤子敲打。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墙上打出了一个洞,朝里面窥视,却依旧没有发现奶酪的踪迹。
  尽管他们感到非常失望,但他们仍然想念问题会得到解决。以后,他们起得更早,工作得更长、更努力。但是,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得到的只是一个个更大的空洞。
  唧唧开始认识到行动和结果的区别。
  “也许,”哼哼说:“我们只需要坐在这里,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迟早他们会把奶酪再送回来。”
  唧唧希望他说的是真的。这样,他每天回家休息,然后勉强陪着哼哼去奶酪C站查看情况。但是,奶酷始终没有再出现。
  由于焦虑和饥饿,这两个小矮人已经变得有些虚弱。唧唧已经开始厌倦等待——完全被动地等着状况自己发生好转。他开始明白,他们在奶酪C站等待的时间越长,情况只会变得越糟糕。
  唧唧明白,他们正在失去自己的优势。
  终于,有一天,唧唧开始自己嘲笑起自己来了:“唧唧呀唧唧,看看你自己吧!你居然等到每天重复同样的错误,还总是奇怪、怀疑为什么情况还没有得到改善,还有什么比你这种做法更可笑的呢?这如果不是荒谬,就是滑稽。”
  唧唧并不想再到迷宫中去奔波。他知道他可能会迷路,而且他也不知道究竟应该到哪儿去寻找新的奶酪。但当他明白正是他的恐惧感使他如此裹足不前、坐以待毙的时候,他嘲笑起自己的愚笨。
  他问哼哼:“我们的运动衣和慢跑鞋放到哪里去了?”他花了很长的时间才翻出了那些运动装备。当初,他们在奶酪C站找到奶酪以后,就把鞋啊什么的都有扔到一边去了,因为他们满以为再也不会需要这些玩意儿了。
  当哼哼看到他的朋友穿上运动服时,他说,“你不是真的要到迷宫中去吧?你为什么不留下来,和我一起在这里等,等着他们把奶酪送回来?“
  “因为如果这么做,我们将永远不会得到那些奶酪,”唧唧大声说:“不会有人把奶酪送回来了,现在已经到了去寻找新奶酪的时候了,不要再想那些早已不存在的奶酪了!”
  哼哼争辩说:“但是如果外面也没有奶酪怎么办?或者,即使有奶酪,但你找不到,又怎么办?”
  “我不知道。”唧唧不耐烦地说。同样的问题,他已经问过自己多少遍了。他又感到了那种使他停滞不前的恐惧感。奶酪的喜悦再度鼓起了他的勇气。
  他最后问自己:“你希望到哪里去找奶酪——这里还是迷宫中?”
  于是他的脑中出现了一幅图画,他看见自己面带微笑地在迷宫中探险。
  这样的景象让他有些惊慌,他发现自己终于克服了再次进入迷宫的恐惧。他看见自己在迷宫中迷了路但仍然满怀信心地在那里寻找新奶酪,一切美好的事物都随之而来。他又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勇气。
  于是,他尽量发挥自己想象力,在脑海中为自己描绘了一幅他最信赖的、最具有现实感受的图画——他在寻找和品尝新的奶酪。
  他仿佛看见自己坐在一大堆奶酪中央,正在尽情品尝各种奶酪,像蜂窝状的瑞士奶酪、鲜黄的英国切达干酪、美国奶酪和意大利干酪,还有美妙又柔软的法国卡米伯特奶酪,等等。
  唧唧简直想入了神,直到他听到哼哼在一边嘟囔着什么,他才意识到自己仍然还在奶酪C站。

故事第6节
于是唧唧转身来对哼哼说:“哼哼,有时候,事情发生了改变,就再也变不回原来的样子了。我们现在遇到的情况就是这样。这就是生活!生活在变化,日子在住前走,我们也应随之改变,而不是在原地踟蹰不前。”
  唧唧看着他那因饥饿和沮丧而显得有些憔悴的朋友,试图给予他分析一些道理。但是,哼哼的畏惧早已变成了气恼,他什么也听不进去。
  唧唧并不想冒犯他的朋友,但是,他还是忍不住要嘲笑他们自己,因为现在看起来他们俩真的是又狼狈又愚蠢。
  当唧唧准备要出发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变得都充满了活力,他挺起了胸膛,他的精神开始振作起来:“让我们出发吧。”
  唧唧大笑着宣称:“这是一个迷宫的时代!”
  哼哼笑不起来,他几乎没有任何反应。
  唧唧拾起一块尖硬的小石头,在墙上写下一句恳切的话,留给哼哼去思考。他没有忘记自己的习惯,在这句话的周围画上奶酪的图案。唧唧希望这幅画能给哼哼带来一丝希望,会对哼哼有所启发,并促使哼哼起身去追寻新的奶酪。但是哼哼根本不想朝墙上看一眼。
  墙上的话是:
  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
  在墙上留完言后,唧唧伸出脑袋小心翼翼地朝迷宫中望了望,回想着到达奶酪C站以前所走过的路线。
  他曾经想过,也许迷宫中再也没有奶酪了,或者,他可能永远也找不到奶酪。这种悲观的情绪曾经那样深地根植于他的心底,以到于差一点就毁了他。
  想到这里,唧唧会心地微笑起来。他知道,哼哼现在一定还在原地懊恼:“究竟是谁动了我的奶酪?”而唧唧此刻想的却是:“我为什么没有早点行动起来,跟随着奶酪移动呢?”
  当唧唧终于走出奶酪C站踏入黑暗的迷宫时,他忍不住回头看了看这个曾经伴随他和哼哼很长一段时间的地方。那一瞬间他几乎无法控制自己,又想走回那个熟悉的地方,又想躲进那个虽已没有奶酪但很完全的地方。
  唧唧又有些担心起来,拿不准自己是否真的想要进入到迷宫中去。片刻以后,他又拿起石块在面前的墙上写下一句话,盯着它看了许久:
  如果你无所畏惧,你会怎样做呢?
  他对着这句话苦思冥想。
  他知道,有时候,有所畏惧是有好处的。当你害怕不做某些事情会使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时,恐惧心反而会激起你采取行动。但是,如果你因为过分害怕而不敢采取任何行动时,恐惧心就会变成前进道路上最大的障碍。
  他朝迷宫的右侧瞧了瞧,心中生出了恐惧,因为他从未到过那里面。
  然后,他深吸了一口气,朝迷宫的右侧缓步跑去,跑向那片未知的领地。

故事第7节
在探路的时候,唧唧有些担心起来,一开始他还在奶酪C站犹豫了那么久,因为很长时间没有吃到奶酪了,他有些虚弱。现在,在迷宫中穿行要比以前更加吃力,花的时间更长。他打定主意,一旦再有机会,他一定要尽早走出舒适的环境去适应事情的变化。他觉得立刻采取措施会使事情更容易一些。
  想到这里,唧唧无力地微笑了一下,感叹道:“迟做总比不做好。”
  接下来的几天里,唧唧在周围偶而能够找到一点奶酪,但都吃不了多久。他曾经希望能够找到足够多的奶酪,带回去给哼哼,鼓励他离开原地,走进迷宫。
  但是,唧唧还是感到有些信心不足。他不得不承认,身在迷宫中,他感到十分困惑。里面很多地方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他这样想着朝前走去,他觉得自己已经走了好远,却又好像就要迷失在迂回曲折的走廊中了。这就好像是在走两步退一步,对他来说这真是一种挑战。不过他还是要承认,回到迷宫中寻找奶酪,其实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可怕。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开始有些怀疑,找到新奶酪的希望是否能变成现实。有种幻觉,有时他怀疑是否自己嘴里的奶酪太多而嚼不过来,这时,想到自己根本没有东西可嚼,他不禁哑然失笑。
  每当他开始感到泄气的时候,他就提醒自己正在做什么。尽管现在很难受,但这样总比呆在没有奶酪的地方更实际。他在掌握控制权,而不是听天由命、束手无策。
  他还提醒自己,如果嗅嗅和匆匆能不断前行,那么自己也能做到!
  后来,唧唧回想起过去的事情,他终于明白奶酪C站的奶酪并不是像他曾经相信的那样一夜之间突然消失的。奶酪的数量是逐渐变少,直至完全消失的。而且,剩下的那一点也已经陈旧变质,美味丧失殆尽了。
  那些陈旧的奶酪上面或许已经生出了霉菌,只是他没有注意到罢了。他还得承认,只要他愿意,应该能够注意得到。可惜他当初没有留意这些变化。
  唧唧还认识到,如果他一直能够察觉到这些变化而且能够预见到这些变化,那么,这些变化就不会让他感到吃惊。也许,嗅嗅和匆匆一直就是这样做的。
  他打定主意,从现在起,他要时刻保持警觉。他要期待着发生变化,而且还要去追寻变化。他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能够意识到何时发生变化,并且能够做好准备去适应这些变化。
  他停下来休息了一会儿,并在迷宫的墙上写道:
  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
  你就会知道,
  它什么时候开始变质。
  一段日子以后,好像已经很久没有找到奶酪了。这天,唧唧遇到了一个很大的奶酪站,看起来里面似乎装满了奶酪。他走进去以后,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他失望至极。
  “这种空空的感觉,对我来说太平常了。”他叹息道,他觉得自己就快要放弃了。
  唧唧的体力正在慢慢地丧失。他知道自己迷路了,此刻他有些担心自己能不能活下去。他想转身回到奶酪C站去。回去后,至少哼哼还在那里,唧唧就不会孤单一人了。这时,他又问了自己一个同样的问题:“如果我无所畏惧,我又会怎样做呢?”
  唧唧觉得他正在克服和超越自己的恐惧,但他又越来越经常地感到害怕,害怕得甚至无法对自己承认。他常常难以确定自己到底害怕什么,但是在目前这样虚弱的状况下,他知道,他只是害怕一个人独自前行。唧唧其实并不清楚这一点,他只是在跟着这种感觉走,因为他一直在被这些恐惧的念头压迫着。
  唧唧想知道哼哼是否已经离开了C站开始出发去寻找新的奶酪,或者是否仍然被自己的恐惧所吓倒,仍旧裹足不前。这时,唧唧想起他在迷宫中度过的时光,那些他曾经觉得是最美好的时光,其实正是他一个人穿行在迷宫中找寻奶酪的时候。
  他又在墙上写下了一句话,以便提醒自己。同时,这句话也是一个标记,留给他的朋友哼哼,希望哼哼会跟上来。
  朝新的方向前进,
  你会发现新的奶酪。
  
故事第8节
唧唧朝着黑暗深遂的通道中望去,又有一阵恐惧袭来。前面有些什么?是不是什么都没有?或者更糟,里面潜藏着危险?他开始想象各种可能降临到他头上的可怕的事情。他越想越怕,快把自己吓死了。
  忽然,他又觉得自己真是可笑。他意识到,他的畏惧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糕。于是,他采取了当他无所畏惧的时候会采取的行动。他朝一个新的方向跑去。
  当他跑向这条黑暗的走廊时,他笑了起来。唧唧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但他觉得他的灵魂得到了丰富。他正在放开自己,对前景充满了信心,尽管他并不能确切地知道前面究竟有些什么。
  出乎意料,他开始对自己感到越来越满意。“为什么我感觉这么好?”他不明白:“我并没有找到奶酪,而且也不知道要到哪里去。”
  不久,他就明白了他为什么会感觉这么好。
  他停下脚步,在墙上写道:
  当你超越了自己的恐惧时,
  你就会感到轻松自在。
  他认识到,他原来是被自己的恐惧感给控制住了。如今朝一个新的方向迈进,使他获得了自由。
  这时,从迷宫中吹来习习的凉风,使人感到神清气爽。他深吸了一口气,不觉振作起来。一旦克服了自己的恐惧感,他觉得一切比原来自己想像的要好得多。
  唧唧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他几乎就快要忘记了这种感觉是多么的惬意。
  为了使事情更顺利地进行,他又开始在头脑中描绘一种景象。想像中,他在一种很棒的现实环境,坐在各种他喜欢的奶酪中间——有切达奶酪还有布里奶酪!他看见自己在吃许多他喜欢吃的奶酪。这样的景象使他获得一种享受,他想像着这些奶酪的滋味该是多么美啊!
  这种享受新奶酪的情景,他看得越清楚,就越相信这会变成现实。现在,他有一种感觉,他就快要找到奶酪了。
  他又在墙上写道:
  在我发现奶酪之前,
  想像我正在享受奶酪,
  这会帮我找到新的奶酪。
  唧唧一直在想的是他将会得到什么,而不是考虑他会失去什么。
  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过去总是觉得变化会使事情变得更糟。而现在他认识到,变化将会使事情变得更好。
  “为什么以前我不明白这一点?”他反问自己。
  于是,他以更大的勇气和力量快速灵敏地穿行在迷宫中。不久他就发现了一个奶酪站。当他在迷宫的入口处发现一些新奶酪的碎屑时,他变得兴奋起来。
  这是一些他从未见过的奶酪,但看起来挺不错。他尝了尝,真是美味啊!他吃掉了大部分能找到的小块奶酪,把剩下的放进口袋,以后也许可以和哼哼分享。他的体力也开始得到恢复。
  他怀着兴奋的心情走进去。但是,让他感到惊愕的是,里面竟然是空的。有人已经来过这里,只留下了一些零星的小块奶酪。
  他认识到,如果能早一点行动,他就很有可能早已在这里发现大量的新奶酪了。

故事第9节
唧唧决定回去,看看哼哼是否愿意和他一起行动。
  在返回的路上,他停下来,在墙上写道:
  越早放弃旧的奶酪,
  你就会越早发现新的奶酪。
  不久,唧唧就回到了奶酪C站,找到了哼哼。他给哼哼一些新的小块奶酪,但被拒绝了。
  哼哼很感激朋友的心意,但是他说:“我不喜欢新奶酪,这不是我习惯吃的那一种。我只要我自己的奶酪回来。除非可以得到我想要的东西,否则我是不会改变主意的。”
  唧唧失望地摇了摇头,不情愿地一个人踏上了自己的旅程。当走到他到达过的迷宫最深处时,他怀念起他的朋友来,但他明白,他喜欢的还是他的探险过程。虽然以前他想自己希望的是得到充足的新奶酪,但现在他清楚使自己快乐的并不仅仅是奶酪而已。
  他高兴的是,他不再受自己的恐惧感的驱使。他喜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明白了这一点,唧唧不再像在奶酪C站时,在没有奶酪的日子里感到那样虚弱了。他知道,他不会再让恐惧感阻碍自己。他选择了一个新的方向,他的身心得到了滋养,体力得到加强。
  现在,他觉得,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事实上,他感到他已经找到了他一直在寻找的东西。
  当他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不禁微笑起来,并在墙上写道:
  在迷宫中搜寻比停留在
  没有奶酪的地方更安全。
  唧唧还认识到,就像他曾经体会过的那样,你所害怕的东西根本没有你想像的那样糟糕,在你心里形成的恐惧比你的实际处境要更坏。他曾经是如此害怕找不到新的奶酪,以致于他根本不想开始去寻找。然而一旦开始寻找的旅程,他就发现迷宫的走廊中有足够的奶酪使他继续找下去。现在,他期待着找到更多的奶酪。只要朝前看,他就会因为有所期待而兴奋起来。
  他过去的思想被恐惧和忧虑蒙蔽了。过去考虑的总是没有奶酪,或者没有可以维持足够长时间的奶酪。以前总是觉得会把事情做错,而不是考虑把事情做好。
  在离开奶酪C站以后的日子里,一切都改变了。
  过去他习惯于认为,奶酪绝不会被拿走,改变总是不对的。
  现在,他知道,变化会不断地发生,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不管你是否希望如此。只有当你不希望变化,也不想追寻变化的时候,变化才会让你感到吃惊。
  当唧唧认识到自己的信念发生了改变时,他停下来,在墙上写道:
  陈旧的信念
  不会帮助你
  找到新的奶酪。
  唧唧还没有找到奶酪,但在迷宫中穿行的时候,唧唧在想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
  他意识到,他的新的信念鼓舞着他采取新的行动。他的行为再不同于以往,再也不是总要回到同一个没有奶酪的地方。
  他知道,当你改变了自己的信念,你也就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你可以相信,变化对你有害,你可以拒绝它;或者,你会相信寻找新奶酪对你有好处,你会拥抱这种变化。
  这些都取决于你选择相信什么。
  他在墙上写道:
  当你发现
  你会找到新的奶酪
  并且能够享用它时,
  你就会改变你的路线。
  唧唧知道,如果他能够早一些离开奶酪C站,早一点应对这些变化,他现在的状况就会更好一些。他的身体会更强壮,精神也会更坚强,会更好地去迎接挑战——寻找新奶酪的挑战。事实上,如果他不是浪费时间,否认已经发生了的变化,如果他能够期待改变,也许他已经找到奶酪了。
  他再一次运用自己的想像力,看见自己正在发现和品尝新奶酪。他决定到更多的地方去,去迷宫中那些他还没有到过的地方。在这些地方,他偶尔找到一些小块的奶酪。唧唧又开始恢复了体力和信心。
  当他回顾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时候,他很高兴他在很多经过的地放的墙上都留下了字迹。他相信如果哼哼决定离开奶酪C站的话,这就是留给哼哼的路标,能帮助哼哼穿过迷宫。
  唧唧只是希望自己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他还想到了这种可能性——哼哼将会读到墙上的字迹,并且循着它找到出路。
  于是他又把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在思索着的心得写在了墙上:
  尽早注意细小的变化,
  这将有助于你
  适应即将来临的更大的变化。
  此时此刻,唧唧早已把过去抛在脑后,正在适应现在。
  他继续以更充沛的体力和更快的速度穿越迷宫。不久,期待已久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故事第10节
当他感觉一直在迷宫中前行,而且好像永远都会在迷宫中前行的时候,他的旅程——至少是现阶段的旅程——即将愉快地结束了。
  唧唧正沿着一条走廊前进,这是一条他从未到过的走廊,拐过一个弯,在他的面前出现了奶酪N站,这里堆满了新鲜的奶酪!
  当他走进奶酪N站的时候 ,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到处都是堆积如山的奶酪,他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丰盛的贮藏。他并不完全认识这些奶酪,有些品种是全新的。
  眼前的景象太壮观了,他犹豫了一会儿,不能肯定这是否是真的,或许这只是他的幻觉。直到他看见了他的老朋友——嗅嗅和匆匆,他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嗅嗅冲唧唧点了点头,表示欢迎,匆匆则朝他挥了挥爪子。他们胖胖的小肚子表明,他们在这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唧唧很快向他们打了招呼,然后赶紧把他喜欢的各种奶酪都咬了一口。他脱掉鞋子,把两只鞋子系在一起,然后挂在脖子上,以便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找到它们。嗅嗅和匆匆会心地笑了,并且赞许地点了点头。而唧唧已经一头扎进了奶酪堆中。一顿饱餐之后,唧唧高兴地举起一块新鲜的奶酪欢呼:“呼啦,变化万岁!”
  唧唧享受新奶酪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学到了什么。
  他认识到,当他害怕变化的时候,他一直受困于对那已不存在的旧奶酪的幻想而无法自拨。
  那又是什么使他发生了改变呢?难道是害怕饿死的恐惧?想到这里,唧唧笑了,他心里明白,这种恐惧当然起过很大的作用。
  唧唧忽然发现,他已经学会自嘲了,而当人们学会自嘲,能够嘲笑自己的愚蠢和所做的错事时,他就在开始改变了。他甚至觉得,改变自己的最快方式,就是坦然嘲笑自己的愚笨——这样,你就能对过往云烟轻松释然,迅速行动起来,直面变化。
  唧唧相信他从他的老鼠朋友嗅嗅和匆匆那里,学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不畏惧改变,勇往直前。老鼠朋友们简单地对待生活,他们不会反复分析,也不会把事情搞得很复杂。当形势发生改变,奶酪被移走了的时候,他们会迅速随之改变,循着奶酪移动的方向而移动。唧唧告诉自己,要牢记这些体会。
  唧唧相信拥有了这些体会,凭借自己聪慧的头脑,再遇到任何变化时他一定能做得比老鼠朋友更好。
  他的头脑里出现了清晰的图画,他的生活将会变得更美好,而且他还会在迷宫中发现一些更好的东西。
  唧唧不断地反思自己过去犯下的错误,他要汲取这些经验教训,去构划自己的未来。他知道,自己完全可以通过总结和学习,掌握如何应对变化:
  首先要更清醒地认识到,有时需要简单地看待问题,以及灵敏快速地行动。
  你不必把事情过分复杂化,或者一味地让那些惊恐的念头使自己慌乱。
  其次必须要善于发现一开始发生的那些细微的变化,以便你为即将来临的更大的变化做好准备。
  他知道,他需要做出更快的调整。因为,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己,就可能永远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奶酪。
  还有一点必须承认,那就是阻止你发生改变的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你自己。只有自己发生了改变,事情才会开始好转。
  最重要的是,新奶酪始终总是存在于某个地方,不管你是否已经意识到了它的存在。只有当你克服了自己的恐惧念头,并且勇于走出久已习惯的生活,去享受冒险带来的喜悦的时候,你才会得到新奶酪带给你的报偿和奖赏。
  唧唧还认识到,有些畏惧是需要加以认真对待的,它会帮助你避开真正的危险。但绝大部分的恐惧都是不明智的,它们只会在你需要改变的时候,使你回避这种改变。
  唧唧曾经那样地惧怕改变,他真的希望生活能够永远按照原有的样子继续,但现在他意识到,生活并不会遵从某个人的愿望发展。改变随时有可能降临,但积极地面对改变却会让你发现更好的奶酪,真的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唧唧已经看到了变化更好的一面。

故事第11节
当他回想起这些自己所学到的东西时,他不由得想起了他的朋友哼哼。他不知道哼哼是否读到了那些他在奶酪C站和迷宫各个角落墙上的留言,不知道哼哼是否已经走出了迷宫。
  哼哼是否已经决定放开已经失去的过去并开始行动?他是否已经重新回到迷宫中,并且发现了能使他的生活变得更好的东西?
  或者,他因为不肯改变,还在那里迟疑不前?
  唧唧在考虑回到奶酪C站去,看是否能找到哼哼——但首先得肯定自己能找到回来的路。如果找到了哼哼,他会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告诉他,帮助他摆脱困境。但唧唧又想起已经试图改变过他的失败经历。
  哼哼必须自己发现适合自己的道路,摆脱安逸,超越恐惧。没有人可以代替他做到这一点,或者告诉他应该怎样去做。他必须迈出第一步,否则他永远不会看到改变自己所带来的好处。
  唧唧知道自己已经给哼哼留下了足够的标记,只要他能够迈出第一步,读到墙上的字迹,他就会找到出路。
  于是唧唧打消了回C站的念头,他站起来走到奶酪N站最大的一面墙前,把他一路上得到的心得体会的要点写了下来。他拿起一块很大的奶酪,这是他见过的奶酪中最大的一块。唧唧品尝着新鲜的奶酪,望着自己写下的体会,脸上绽出了微笑:
  奶酪墙上的话
  变化总是在发生
  他们总是不断地拿走你地奶酪。
  预见变化
  随时做好奶酪被拿走的准备
  追踪变化
  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
  以便知道它们呢什么时候开始变质。
  尽快适应变化
  越早放弃旧的奶酪,
  你就会越早享用到新的奶酪。
  改变
  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
  享受变化!
  尝试去冒险,去享受新奶酪的美味!
  做好迅速变化的准备
  不断地去享受变化
  记住:他们仍会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
  唧唧在想,自从他在奶酪C站和哼哼分道扬镳以来已经有多久了。他知道自己前进了一大步,但他也很清楚,如果他过分沉溺于N区的安逸生活之中,他就会很快滑落到原来的困境。所以,他每天都仔细检查奶酪N站的情况。他在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尽量避免被意料之外的变化打个措手不及。
  当他还有大量的奶酪贮备时,他就开始经常到外面的迷宫中去,探索新的领地,以便使自己与周围发生的变化随时保持联系。现在的他非常明白,了解各种实际的选择,要比呆在舒适的环境里把自己孤立起来安全得多。
  “窸窸窣窣”,他听到了什么,唧唧竖起耳朵听了听,他觉得是从迷宫里传来的走动的声音。这声音渐渐大起来,他知道有人正向着这边跑来。
  会是哼哼到了吗?他会循着那个弯转过来吗?
  唧唧念了几句祈祷语,他真的希望——像他以前曾多次希望的那样——也许,他的朋友终于能够……
  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
并享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