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科学中的真相

今天和兔兔讨论了社会科学中的真相问题,兔兔看我学问少,后面就懒得理我了,把我的一部分论点记录到这里吧:

社会科学收集到的数据,是很多因素导致的,社会科学的复杂性导致研究人员无法控制入参,而研究者,也只能忽略那些看起来不那么显著的参数,从宏观角度加统计学来得出规律。

方法和研究方向不同,大家的偏重,建模方式和忽略的参数也是不同的,但不能说这些被忽略的参数不是真相的一部分,所以每个人看的角度不同,真相就会有所不同。其实没人知道完整的真相,只知道自己的那一部分。每个人的真相都有自己的道理,有自己适用的范围,这才是社会科学。

举个例子来讲,为什么股市没人能彻底搞清楚,就是因素太多,每个人只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一定的问题。

这并不是诋毁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也有相似的例子,比如气象和地震,入参太多,也是没人搞得定。不同的预测方法,结论并不一致,甚至相悖,因为忽略的条件不同,适用范围不同,没人知道几点几分哪里地震,也没人知道明天天气究竟如何。随着方法进步,会越来越接近真相,但没人知道真相。

社会学更是如此,只能在可以获取的数据下,用当前最合适的理论,得到更接近真相的结论。但是,如果有了更详尽的数据,出现了更优秀的新理论,比原来更能说明问题,真相是否就变了呢?并非这样的,只是你换了一个视角去看待问题。一个不太恰当的描述就是盲人摸象。理论和数据很完备时,你就能看到整头大象,但理论和数据有欠缺时,只看到象鼻子或者象腿。这些看到的就是真相了哦。大象就在那里,但没有一个人能看清大象的全貌,最多是个轮廓,这才是社会科学啊。

有人的地方,问题就会变复杂,复杂的问题中得出规律,并不容易。比如博弈论,首先假设大家是理性的,但很多时候大家却并非如此,所以就有其通用性及限制咯。

就和人工降雨/防雹一样,社会学使用正确,可以帮助大家在正确的时候规避风险,让社会步入正轨咯。

观察这个复杂的问题,干掉那些隐藏大象的草丛和灌木,找出大象的轮廓,把大象带到你期望的草原上,才是社会科学最可爱的地方吗。

2 Replies to “论社会科学中的真相”

    • 交通都搞不定,还是不搞社会科学了吧。还是老老实实写代码吧。。。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