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次经济危机的时候,都有一个很共同的特点,资金大规模回笼美国。
这样,美国就通过这些资金,投入本地市场,提振经济,经济向好。
而其他国家的各种资金,自然而然就少了,经济发展变缓甚至停滞。
美国厉害的一点是,通过一些列的经济和政治政策,可以快速成为资本热点
孟子名句
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天下殆哉,岌岌乎!——《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八节》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志,气之帅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
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七节》
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
古之君子,过则改之——《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九节》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节》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八节》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三节》
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四节》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五节》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二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六节》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七节》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节》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节》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六节》
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七节》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四节》
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七节》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
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食之以时,用之以礼——《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四节》
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四节》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六节》
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六节》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九节》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三节》
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六节》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一节》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一节》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二节》
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四节》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节》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节》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四节》
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五节》
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节》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四节》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六节》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节》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一节》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五节》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节》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节》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四节》
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五节》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四节》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四节》
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六节》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明君制民之产,必是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六节》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八节》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长幼有序——《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孔子亦矙其亡也,而往拜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七节》
胁肩谄笑,病于夏畦。——《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七节》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八节》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节》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三节》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四节》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五节》
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六节》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七节》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八节》
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八节》
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节》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一节》
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之难。——《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一节》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二节》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二节》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四节》
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五节》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六节》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节》
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一节》
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二节》
人之忌,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六节》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七节》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八节》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节》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八节》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一节》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二节》
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四节》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五节》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八节》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二节》
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齐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五节》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责善,朋友之道也——《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
不要成为许愿机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种人,把国家、公司、组织、个人当成许愿机,特性如下:
1、一开始会提出一些合理的诉求
2、然后会逐步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诉求
3、然后会逐步提出各种不合理的诉求
4、然后会经常提出不合理的诉求,而且为此找一堆理由
5、在这个过程中,一旦诉求无法满足,就会歇斯底里,而且无论之前别人为他做了什么,这种人都会选择性忘记
也就是地球必须绕着他转,一旦有任何不如意,这种人就会莫名愤怒
最可怕的是,这种人会觉得别人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应该,一旦诉求无法满足,就觉得别人亏欠自己
远离这种人,你我不是许愿机。
铜官窑瓷器题诗二十一首
铜官窑瓷器题诗二十一首
【唐】佚名
夜夜挂长钩,朝朝望楚楼。
可怜孤月夜,沧照客心愁。
圣水出温泉,新阳万里传。
常居安乐国,多报未来缘。
日日思前路,朝朝别主人。
行行山水上,处处鸟啼新。
祇愁啼鸟别,恨送古人多。
去后看明月,风光处处过。
一别行万里,来时未有期。
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
千里人归去,心画一杯中。
莫虑前途远,开坑逐便风。
小水通大河,山深鸟宿多。
主人看客好,曲路亦相过。
道别即须分,何劳说苦辛。
牵牛石上过,不见有蹄痕。
一月三场战,曾无赏罚为。
将军马上坐,将士雪中归。
自入新丰市,唯闻旧酒香。
抱琴酤一醉,尽日卧弯汤。
我有方寸心,无人堪共说。
遣风吹却云,言向天边月。
男儿大丈夫,何用本乡居。
明月家家有,黄金何处无。
客人莫直入,直入主人嗔。
扣门三五下,自有出来人。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天地平如水,王道自然开。
家中无学子,官从何处来。
龙门多贵客,出户是贤宾。
今日归家去,将与贵人看。
天吞日月奣,五月已三龙。
言身一寸谢,千里重会钟。
上有东流水,下有好山林。
主人居此宅,可以斗量金。
买人心惆怅,卖人心不安。
题诗安瓶上,将与卖人看。
自从君别后,常守旧时心。
洛阳来路远,还用几黄金。
念念催年促,由如少水如。
劝诸行过众,修学香无馀。
李觏
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刘过
唐多令 芦叶满汀洲
【宋】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
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蒋捷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顾贞观
金缕曲词二首 其一
【清】顾贞观
季子平安否?
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
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
记不起,从前杯酒。
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
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
只绝塞,苦寒难受。
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
置此札,君怀袖。
金缕曲词二首 其二
【清】顾贞观
我亦飘零久!
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
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消瘦。
曾不减,夜郎僝僽。
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此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
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魄相守。
但愿得,河清人寿!
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
言不尽,观顿首。
黄庭坚
寄黄几复
[北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
曾巩
城南
【北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